-
杭州和海宁两地之间的人流流动,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 "地理位置相近":杭州和海宁地理位置相邻,交通便利,两地之间有便捷的公共交通,如高速、城际铁路等,这为人们在工作、生活上的流动提供了便利。
2. "经济发展":近年来,海宁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皮革、纺织、家纺等产业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些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杭州及周边地区的人才。
3. "产业互补":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其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产业等较为发达,而海宁则在传统制造业上有着较强的优势。这种产业互补性使得两地的人才流动更加频繁。
4. "房价差异":杭州作为一线城市的房价相对较高,而海宁的房价相对较低,对于一些追求性价比的购房者来说,海宁成为了不错的选择。
5. "生活品质":海宁的自然环境优美,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对于一些想要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来说,海宁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6. "政策因素":政府可能会出台一些政策,鼓励人才到海宁等地发展,比如税收优惠、住房补贴等,这些政策也会吸引一部分杭州人前往海宁。
总之,杭州和海宁之间的人口流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举报 -
海宁在地理位置上与杭州接壤,不仅是海宁政府有意往杭州靠拢,杭州政府也想拉上海宁,把下沙临平板块做大。
海宁在融杭桥头堡许村开展“全域提升、全面发展”行动。融入杭州,不能以镇村形态融入、以低散乱业态融入,而要以城市姿态、高质量状态融入。
结合新一轮市域总规编制,全面导入杭州规划,把西部许村、长安183平方公里作为杭州第11区来规划,以许村高铁站为核心,谋划打造“杭海新城”,定位接轨沪杭科创新区、拥湾发展产业高地、深度融杭品质新城。
今后2-3年,既要破旧立新,清清爽爽融杭,今年4227亩最前沿融杭空间已经打开;更要基础设施先行、重点区块先行,加快与下沙3000亩、与余杭2200亩合作开发,形成东部市区、西部“杭海新城”2大城市区,融入杭州、接轨上海,左右逢源、珠联璧合。
投资142亿元、全长48公里的杭海城际铁路盾构机始发,进入施工高潮,目前已完成投资近50亿元,2020年建成通车,与杭州地铁9号线换乘,未来还与3号线接通,鹃湖牵手西湖、潮城融入杭城,这一秒还在看潮、下个小时游在西湖。
轨道互联互通,争取沪乍杭铁路、沪杭城际在城北设站,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争取铁路萧山机场枢纽站及连接线,贯通钱塘江,直通萧山机场,与杭海城际铁路换乘。
G60沪杭高速海宁段抬升工程,杭州门户将全面东移。将杭州高架引入海宁,建设融杭快速路,所有连接杭州道路同标准建设、同档次接轨、同名字命名,境内任何区域10分钟可上高速,五大国际机场环绕周围。
各种政策的利好吸引着更多的杭州人往海宁发展,而且目前海宁有着比杭州更低的租金价格,很多人也把房子买在了海宁。
乔司等地的很多服装厂拆迁也都搬迁到了海宁。
举报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