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1-13 20:21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钱海飞
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近日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中国制造2025”海宁行动计划标杆项目已启动申报。11月30日前,各镇、街道和平台均可对属地的标杆示范项目进行汇总上报。
根据新一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此次申报为契机,我市拟建立“标杆项目储备库”。在政策支持方面,申报入库的项目,市经信局将组织专家统一进行评审,符合申报要求的才能列入储备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专项财政资金将通过竞争性分配,重点支持列入储备库的项目,最高给予设备投资额15%的奖励;需政府产业基金支持的项目,根据产业基金管理办法给予引导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意见,从2018年开始,不列入储备库的项目,一般不予财政奖励。
市经信局投资发展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标杆项目储备库是‘优中选优’,意在创新财政专项资金奖励方式,支持标杆项目通过1至2年建设,攻克一批行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薄弱环节,形成一批可借鉴推广的案例。”
据悉,标杆项目储备库重点支持智能制造(机器换人)、信息经济、绿色制造等项目优先入“库”。项目为2017年以后备案实施或拟建的项目,需政府产业基金支持的项目也一并申报。
在智能制造项目方面,围绕全市块状集群产业的改造提升,加快实施一批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人数、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亩均产出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的“机器换人”项目或智能制造项目,选择代表性强、示范作用好、推广价值高的项目上报。
其中,“机器换人”项目侧重设备改造、生产环节改造或产线改造;同时鼓励在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方面推进智能制造,特别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项目优先。从设备角度而言,重点支持企业购置工业机器人,购置《海宁市经编、家纺产业“智能制造”重点设备鼓励目录》中重点支持类设备。
在信息经济项目方面,依据统筹兼顾、扶优扶强原则,在产业互联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物联网、嵌入式软件开发、产业协同创新等项目,以及在数字内容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信息经济领域的产业化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在绿色制造项目方面,投资额15万元以上的节能(节水)项目,重点鼓励化纤制造、印染、磁性材料、光伏制造(不含组件)、钢压延加工五大高耗能行业绿色制造项目。其他的生产性设备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三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项目,以及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项目,也可以进行申报。
市经信局投资发展科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储备库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按季度由属地汇总上报,一个项目可以选择多个类型申报,奖励按从高原则享受,将有力推动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