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好
“4天掉8斤,不是减肥成功,是肝要罢工。”
刷到这条热搜时,刚办完小区泳池季卡的人心里咯噔一下。
浙江海宁的李女士,游了3次,急性甲肝入院,医生一句“可能要移植”,直接把她从水里拽进ICU。
泳池负责人甩锅:水天天换,是她体质差。
网友炸了:换水消毒,余氯不够,甲肝病毒能在水里活3个月,谁弱谁倒霉?
说点能救命的。
1. 下水前30秒自检
看:瓷砖花纹清晰可见,水线15米外不模糊,才算合格。
闻:氯味呛鼻=余氯>1.0mg/L,眼睛先红为敬;没味更危险,可能是细菌超标。
摸:池壁滑腻腻?藻类和生物膜已经开派对,赶紧撤。
2. 高危时段别硬挤
周末下午3点到5点,水里尿素最高。
真想游,选上午第一场,前一晚刚大换水,细菌量最低。
3. 装备别嫌麻烦
普通泳镜挡不住病毒,可以选密封度高的竞速款;游完别用公用喷头直接冲脸,捧水洗脸等于把脸泡进稀释的泳池水。
4. 票据=护身符
手机拍下水面漂浮物+当天门票,12320一键投诉,比打前台电话管用100倍。
说点私心话:去年带孩子去三亚,酒店泳池漂着一片防晒霜油膜,我当场退卡,前台说“油膜是防水防晒霜,正常”。
行,转头订了隔壁酒店。
身体是自己的,别怕翻脸。
现在李女士还在等肝源,泳池暂停营业。
评论区有人说“以后只敢去五星级酒店”,可别,去年深圳某五星被查出大肠菌群超标200倍。
贵干净,套路都一样。
把这篇甩进小区群,起码让物业知道:再糊弄水质,下次就不是退卡那么简单了。
